一、DME模块化电絮凝技术
DME(Disc module Electrolytic Reactor)
DME技术以应用电子学、电化学、流体力学为基础,结合模具开发,将电絮凝极板、反应区、流道、外部绝缘融为一体,而后将不同极板组合而成为一个密闭的、异向流、双极性的电化学反应器。
DME电絮凝改变了电絮凝的设备生产方式,成功的解决了电絮凝密闭反应器制造难度大、容易泄露、极板难以更换、难以规模化运用的问题。同时,由于不同极板模具的开发,在运用过程中,可以依照不同水质、不同处理指标进行不同的模块组合,从而实现电絮凝条件配置。
DME电絮凝以模块组合为基础,可根据处理量的大小、进出水指标的变化随时进行模组的增减调整,适用于各种处理量;结合自动化及远程控制技术,根据进水的状况自动调整反应器的运行状况,并反馈信号,从质上实现了电絮凝技术的一次技术提升。
电絮凝反应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粒子偶极化:
污染粒子被密闭的电场诱导实现了内部的电荷重新分配,在粒子内部正电荷偏向了负极,负电荷偏向了正极,这个过程称为粒子的偶极化;偶极化后的粒子由于同时带有正、负电子,更具有离子自由度,有利于后续絮凝的作用。
2)电场反应:
被偶极化的污染粒子在极板表面上发生电化学反应;电化学反应产生的中间产物,对污染粒子进行氧化或还原,经过电场反应后,物质的形态被改变或被降解;
3)聚合絮凝:
偶极化粒子在流动过程中不断聚合成为新的更大的离子;同时借助于阳极释放的高絮凝离子,不断的将粒子架桥结合、絮凝网捕形成更大的离子;借助流道的设计,粒子之间的碰撞机会不断增强,经过不断的碰撞、结合,实现不可逆转的聚合絮凝,絮凝体成为原来粒子的104倍。
二、 DME模块介绍

一个DME模块是由不同反应极板组合而成一个柱状结构的密闭电化学反应器;该反应器有进出水接口,有接电点。
图示中,2个DME模块上下串联连接组成1个DME模组;这样的叠加组合,提高了电絮凝的停留时间和处理效率,在实际
使用中,可以根据废水的实际状况,进行多种组合。一般情况下,串联组合不超过3个模块。
三、电絮凝作用
1)氧化作用:
电絮凝过程的氧化作用分为两种:直接氧化与间接氧化;
直接氧化,即污染物直接在阳极失去电子而发生氧化;间接氧化,利用溶液中的电极电势较低的阴离子,例如OH-、Cl-在阳极失去电子生成新的较强的氧化剂的活性物质[0]、Cl2等。
2)还原作用:
电絮凝过程中的还原作用亦可分作两类。一类是直接还原,即污染物直接在阴极上得到电子而发生还原作用。另一类是间接还原,污染物中的阳离子首先在阴极得到电子,使得电解质中高价或低价金属阳离于在阴极上得到电子直接被还原为低价阳离子或金属沉淀。
3)凝聚作用:
电解过程产生金属阳离子Fe2+或Al3+,与溶液中的OH-生成金属氢氧化物胶体絮凝剂,吸附能力强,将废水中的污染物质吸附共沉而去除。
四、DME特点
DME模块化电絮凝在污水处理运用中具有以下几个优势的特点;
技术先进
占地面积小
DME采用多级电絮凝串联的技术,比传统的电絮凝装置更节约占地面积。
适用性广,适用于多种污染物的去除,尤其对于乳化液、磷酸盐、色度等去除更佳。
安全性高
DME为密闭式反应器,特殊的流道设计使得电解过程中产生的少量氢气不会累积导致隐患;DME电絮凝系统设置一套安全供电自保护系统,时刻保障反应过程的安全。
可适应大水量大规模的运用
DME模块化的设计,模组开发的一致性,使得电絮凝技术在大水量、大规模的运用成为可能。
简易的维护与极板更换
标准件的生产使得极板的更换极为简便。
五、运用范围
DME模块化电絮凝主要用于去除水体中的悬浮物、胶体、油类、乳化物、重金属、有机物、磷酸盐等多种污染物,运用范围如下:
1、石油行业中油田开采、运输、炼化等过程产生的含油废水处理;
2、船舶压舱水、船舶含油废水等船舶、港口含油废水处理;
3、电镀、表面处理、冶金、矿山等含重金属的废水治理;
4、磷化、磷肥等含磷行业的磷酸盐治理;
5、日化、洗涤等行业表面活性剂的治理;
6、有机物废水的预处理;
7、废水的脱色、深度处理;
8、微污染水体的治理。